第33章 夜袭水磨关(1/2)
作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周纯麟
(武威)四十里堡一仗,歼敌2000多人,大大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的士气。我们虽然在12月冰雪地的严寒条件下行军,但是情绪却很饱满,很快就前进到水磨关。
水磨关,位于永昌县城西。是关,其实是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屯堡,坐落在一个河沟边上。老百姓常利用沟里的水推磨,因而得名水磨关。在甘肃,许多地方只要是有水的河沟,老百姓都利用水力来推磨。我们西路军的电台没有油发电,有时就利用水磨带动发电,以保证电讯畅通。水磨关里面,驻着敌人的一个骑兵团。这次,上级准备发挥“夜老虎”二六五团的威力,命令他们夜间悄悄摸进去,吃掉它,同时叫我们二六三团三营协助他们,一块摸进去。
我们八十八师是红三十军的主力部队,它所属的三个团都是赫赫有名的:二六八团的拿手好戏是正面攻击,冲锋打得猛,敌人守得再顽强,它也准能把它打烂,大家称它为“首长手里的一把铁锤”;二六三团的擅长是守备战,上级把它放在哪里,哪里就像钉着一枚“钉子”
,再顽强的敌人,也会在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二六五团则善于夜战,不管敌人蹲在高山上,或者是躲在城楼里、围寨中,只要是黑,它就有办法摸上去,把敌人打垮或者吃掉。红四方面军与四川军阀刘湘策动的六路军,在川北数百里的战场上浴血苦战八个月,取得胜利之后,总部嘉奖战功卓着的部队时,奖给了二六五团一面写着“夜老虎”三个大字的锦旗。从此,“夜老虎”团的名声传遍了全军。
这午夜过后两点钟,我们就带领部队出发了。夜,漆黑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寂静寂静的,几乎听不到一点声响。
我们为了便于行军时联络和在混战中辨认自己的战友,以免误伤,每个人的右臂上,都扎了一块白布。排与排之间,还有一个萤火虫似的亮点在联络。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还认为是萤火虫在飞呢?其实,这是二六五团的一种创造,他们给起了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叫“竹筒信号灯”。这是用一节一头切开的竹筒,中间插根粗香,燃着香头,竹筒的口向着后面。
这样,在漆黑的夜晚行军,就不至于前后失掉联络了。我把二六五团的这个创造学过来,用在我们营,很受战士们的欢迎,效果也非常好。夜,虽然黑得看不见路面,但战士们一个跟着一个,没有一个掉队的。没多久,我们便来到了水磨关的东头。
整个水磨关,起先也非常寂静,只是偶尔听到几匹军马的嘶叫声。马叫的声音,对我们接近敌人却是非常有利的。当我们摸到村头的时候,敌人还没有发觉。大概是骄横的敌人倚仗着兵多,马多,武器好,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会乘着黑夜来偷袭,因而连哨兵也派得很少。
我们是分了几路进村的。我们营长带七连、九连走一路,我带八连是另一路。因为七连动作慢了一点,我们就走在前头了。三班长吕志明摸在最前面。敌人的一个哨兵发现了我们,刚想鸣枪报警,吕志明一个箭步上去,给了他一刀,这个敌人还没有来得及哼一声,就一命呜呼了。
我们摸进村之后,吕志明看到敌人毫无准备,便向我:“教导员,你看,现在敌人还在睡梦中,我想,今晚上对敌人可以先戏后打。”“这怎么讲?”我一听他的话,觉得话中有话,便急切地追问下去。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一定先与敌人死打硬拼,打消耗战,可以先把敌人挑动起来,让他们在慌乱中自己打自己,两败俱伤之后,我们最后再收拾他们!”三班长吕志明得是那么自信。吕志明建议的这种打法,真是太好了!我感到部队有这样一个善于思考的战士,营里有这样一个善于参谋的班长而高兴。他的建议坚定了我执行作战方案的决心。我与他再悄悄地商量了一会,便分别带着七班的同志,分两路上了两间较高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最新章节第33章 夜袭水磨关,网址:https://www.75ge.com/1740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