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为实现党的战略任务西渡黄河(2/2)
作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拟集中主力西进,歼敌一部,占领上述地区为立足点,策应河东红军渡河作战为目的。
由于河东敌人正齐头并进,全力向北压迫,我红一方面军被敌压向东边,宁夏战役已不可能执行。11月8日,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提出了《作战新计划》,要点是将红一、二两个方面军组成南路军,向东转进,向山西发展;红四方面军留在河东之四军、三十一军组成北路军,向东转进,出神府地区,与南路军同时到达黄河沿岸;已渡河的河西红军徐向前、陈昌浩所部,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创立根据地,以直接打通苏联为任务,准备以一年时间完成之。
11月10日,中央正式命令河西红军组成西路军。为了统一领导,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包括: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李特、李卓然(以上五人为常委)、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11人,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政委,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全军共21800人,长短枪7000余枝。但作战部队只有16个团,13000余人。
要创立河西根据地,直接打通苏联,任务很艰巨。因为要在敌人的心腹地区同数倍于我的马家三万多人的正规军和十几万民团武装作战。
由于黄河沿岸渡口已落入敌人手中,我们与河东红军被分割开来,无法互相直接支援。中央军委征求西路军下一步行动意见:“单独西进接通新疆有无把握?返回河东有何困难?”当时徐向前和陈昌浩不知道河东部队要向东转移,认为1936年12月打通新疆是可以的。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权衡了西进与东返的困难,认为东返不如西进,决心打通新疆,以解决背靠和补给问题,从战略上策应河东主力,并将上述意见报告中共中央。中央复电:同意向凉州前进,并告知新疆接济正准备中。同时中央书记处亦致电共产国际,已令西路军依照国际新的指示,向接近新疆之方向前进,并通报了西路军西进路线,望共产国际准备接济物资。西路军接到中央指示,立即挥师西进,想趁气不太冷、河西走廊敌军空虚之机,一鼓作气穿过去。
这是康立泽同志《用血肉之躯开拓革命胜利之路》一文的一部分,原载《乌鲁木齐史志通讯》1987年第3期,转录自《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一书。康立泽,四川金川县人,生于1921年。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西路军第三十军工作,西路军失败后,随左支队进入新疆,1940年回到延安。后历任军委二局股长,晋冀军区二局科长,四野二局一处政委,工程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第一军医大学、第七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政委,总后副政委,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等职。
本章已完成!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最新章节第7章 为实现党的战略任务西渡黄河,网址:https://www.75ge.com/174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