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是血浓于水(2/5)

作品:《血淬中华

性的用汉语高声喝问道:“干什么的?”

看清了来人,徐镶惊喜地喊道:“是风起、风扬吗?我是徐镶呀!”

两个汉子也认出了徐镶:“是徐大哥啊!你可有日子没来了。”

邢亮此前已经知道,在头份居住了几代的徐镶与山区的赛夏人、泰雅人相当熟络,从眼前徐镶与风起、风扬二人无拘无束的神态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密切的关系。徐镶把邢亮介绍给他们,两个年轻人虽不知道总指挥是何许人,却也热情地说道:“徐大哥的朋友,当然也是我们赛夏的朋友!”当下由两个赛夏青年领路,一行人进入了一片浓密的竹林中。

台湾的原住民族分为泰雅、赛夏、阿美、布农、曹(邹)、鲁凯、卑南、排湾、雅美、邵等部族,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高山族。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高山族这个称呼,它是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确定下来的名字。而住在桃(园)、新(竹)、苗(栗)一带山区的,则主要是泰雅人和赛夏人。

据徐镶介绍,赛夏人分为南、北两个族群、十八个姓氏族社。由于地缘关系,赛夏人与平地汉人接触频繁,关系密切,受汉人和泰雅人影响较深,相处得也较融洽,许多赛夏人都会说汉语和泰雅语。赛夏人从汉姓,以取自山林间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为其宗族氏姓,如日、风、豆(赵)、根(潘)、蟹(解)、樟(章)、丝(狮)、竹(朱)、高、夏、芎、血等十八个姓氏。风起、风扬他们这个风姓部落属于南支赛夏。

行进中,蓦地竹林深处传来一阵清晰的竹节断裂声音,众人循声望去,竹丛后面露出一个硕大、臃肿、毛绒绒、黑乎乎的大家伙。邢亮还在惊愕中,风起、风扬却率先操起了弩弓:“是黑熊!”语调中充满了紧张和兴奋。

这时,邢亮也看清了这是一只成年台湾白喉黑熊,身长大约有一米五左右,它身体硕壮、皮毛油黑,胸颈处有一弧状白带。由于发现了生人,黑熊也停止了前进,嘴里发出令人心悸的低吼。邢亮在东北林区时也遇到过狗熊,他知道除非感觉到了危险,黑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遇到黑熊也不可惊慌失措,急忙逃跑,那样反而会惊动黑熊。因此,他急忙喊了一声:“不要招惹它!”

邢亮的话并没有得到回应,只听得“嗖,嗖”两声,风氏兄弟的两支弩箭还是不为所动地射了出去。不过,那黑熊看似笨拙,其实却行动敏捷、肢体灵活,两支来势强劲的弩箭,没有射中它的要害之处,而是一前一后分别插在了黑熊的左肩和后背上。受到攻击的黑熊被彻底激怒了,只见它大吼一声,直立起身体,凶猛地向众人扑了过来。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行事标准。来自二十一世纪初的邢亮,从既能够保护野生动物,又能够保障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不要招惹它!”;然而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赛夏人,本来即以狩猎、田耕、采摘作为他们生活的来源,况且如果能将这么大一只黑熊杀死,他们就能作为勇士获得整个部落的尊敬。因而对于邢亮的劝阻,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赛夏人里只有勇士,没有胆小鬼。就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二人仍是毫不犹豫地向黑熊发动了攻击,只是没有想到,这只黑熊是如此强壮灵活,他们匆忙间的两箭齐发,并没有让黑熊失去攻击能力。

黑熊原本就力大无穷,此刻凶性大发之下,更是所到之处,竹茎折断、乱叶如飞;它那小蒲扇般的足掌粗壮厚实、爪利如刃,只要被它击中或抓住,定会骨折筋断,被它撕得粉碎。这时候,风氏兄弟已经没有机会再次张弩射箭,只得扔掉弩弓,手持长矛不断地腾挪闪避,与黑熊周旋。由于事出突然,邢亮、徐镶等人虽手握快枪,却因怕误伤风氏兄弟而有劲使不出来。看到二人在黑熊灵敏有力的扑击之下,已然有些手忙脚乱,险象环生,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淬中华 最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是血浓于水,网址:https://www.75ge.com/248513/111.html